陈宏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3月出生,辽宁阜新人,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专业就读,现为浙江寰泰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股东,上海寰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股东,中概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人、股东。
大学经历
2005年的9月,陈宏川经过高考的独木桥,考入了对阜新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辽宁工大,就读于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在学校期间,他就将自我磨练和价值实现作为大学期间最重要的目标,在认真努力地完成学业的同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学生干部工作当中。四年中,从体育部一个活力四射、勤奋热情的部员,慢慢成长为部长、院学生会主席,随着身份变化逐渐增加的是他的稳重和对大局的思考与把控能力。这段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给予了他一笔受益终身的财富。
在大学毕业之际,他本可以获得阜新本地一些难能可贵的工作机会,但对家乡外面世界的渴望、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信念让他毅然将满腔热情投入到了招聘会的浪潮中,在大连、沈阳来回奔波了近半年,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杭州,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工作经历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铁饭碗”——东方电气集团。这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大型中央直属企业,集团总部在四川成都。而他工作的单位是在杭州新成立的子公司——东方电气新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风力风电设备的制造和销售,他的工作岗位是采购专员。大学毕业之后,他在四川总部经过了八个月的培训,便第一次踏上了杭州这片与他缘分匪浅的地方。
第一份工作让他正式与社会接轨。作为新公司的第一批建设人员,他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亲历了从基建、试生产再到批量生产的全过程。在工作岗位上,他一直记得大学老师对自己的告诫“新人切忌把心思花在搞人际关系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走好每一步”。庆幸的是,他一直这样做着。认真制定采购方案,力争找到最安全、经济的采购方案;为了寻找优质供应商,同事曾一度打趣说他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很快他的勤奋工作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不但获得了优秀员工等荣誉,还被提拔担任室主任一职。因为自己工作性质,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四年里,他有幸接触到了很多的企业家、商人,尤其是浙商,让他看到了一种更有勇气的精神和更有挑战的人生路线。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打破固有思维的“铁饭碗”工作,选择一条新的路来实现自我价值——创业。
2013年,他离开了工作五年的单位,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和管理岗位,来到了一家上市民营企业从事电梯销售工作。在那里的两年时间中,他实现了以前甲方思维向乙方思维的转变,进一步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6年,他与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杭州帷盛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在团队里,他主要负责市场开发和商务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们在杭州市余杭区与十几家企业进行了合作,这些企业包括国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等等,公司在约30万平方米的工业企业屋顶投建了约20M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每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以上。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他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带领公司在浙江“光伏”行业站稳了脚跟。
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对市场的预估下,他们团队与温州资本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成立浙江寰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5亿人民币,总部设在了杭州余杭经济开发区,在浙江省、上海市分别成立了28家分公司负责各个市区的电站项目建设、运营维护工作。2017年寰泰新能源正式投运的分布式电站共计30MW,成为浙江省第二、杭州市第一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商。2018年寰泰新能源再接再厉,实现正式运行电站58个,总容量超100MW,成为了浙江省第一。可以说,浙江省内各个市县均有寰泰投建的电站。同年,他和寰泰股东又成立了中概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浙江省内分布式电站工程的建设业务。
经历感悟
从09年大学毕业至今,十年时间仿佛白驹过隙。陈宏川说:“这十年让我从男孩变成了丈夫和父亲,让我从职场小白变成了创业者。这十年让我彻底脱胎换骨。”十年间他面临了很多次的选择,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成就了如今的他。在此,陈宏川校友特意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他认为比较关键的几次选择:
第一是城市的选择,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大学毕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离开了家乡阜新带着满腔热情选择了杭州这个南方城市,第二次是在东方电气工作的时候,有机会可以回到集团总部——成都,可能会有很多的机会和空间,但是他还是选择留在了杭州。之所以选择杭州,是因为G20峰会后,杭州全面升级了基础设施,城市风貌焕然一新。有一系列实惠实在的民生工程;有得到锤炼涤荡的市民素质好社会风气;有大幅提升的国际美誉度和影响力;如今“后峰会”效应依然在影响着这个骨子里勤奋肯干敢干的城市,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活力和机会。他说:“杭州作为我的第二故乡,跟我的缘分也是非常深,我在杭州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事业,而我从这个城市的人们身上学到的精神也将受益我的一生。”
其次是创业的选择。杭州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发展迅猛的浙江热土,他在杭州的十年,不断的从浙商精神中接受思维的冲击和洗礼,将他从内到外彻底改造。他说在杭州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自己赚的再少也要自己干”,他发现身边的浙商可以起早贪黑,勤奋拼搏一生。他们不需要多大的背景和条件,只要踏踏实实的干,哪怕再小的生意,也可以过得富足。他说:“在这样氛围的影响下,我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创业之中。我经历过一些小失败小挫折,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经过了三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一点收获。”